天山小學學校文化
一、教育的本質作用:面向未來(培養未來人)
教師工作在眼前和現在,影響和作用在未來和一生 ;
教師現在的工作,是為了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發展
二、辦學宗旨:
一所尊重教育規律和身心成長規律的學校
一所著眼學生終生可持續發展的學校
一所讓師生幸福自豪難以忘懷的學校
三、辦學理念
——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
四、學校價值觀:
崇尚習慣養成——不一定在乎學生是否有高分,更在乎學生是否有良好習慣
崇尚教育智慧——不一定在乎教師是否有高學歷,更在乎教師是否有教育智慧
崇尚文化底蘊——不一定在乎是否有現代設備,更在乎學校是否有文化底蘊
五、學校精神:尊重、合作、理想和激情
尊重:首先是人與人之間。學校、教師、學生、家長之間相互尊重。
其次是尊重規律。尊重教育規律;尊重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(按照每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,在最佳教育期,給予學生最適合的教育)
合作:合作,是相互幫助,共同提高,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。她包括教師之間的合作,學生之間的合作,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,家長與學校、教師之間的合作等等。
理想和激情。理想是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。激情是始終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,是實現目標永不枯竭的動力。理想和激情是創新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。
理想和激情必須同時存在,相互依存。沒有理想的激情是無目的的遠行,沒有激情的理想一定會半途而廢。
理想與激情是一把雙刃劍,必須考慮自身的條件和生活的現實。燃燒得好可以催生偉大的作品,過于唯美主義、理想化或許永遠難以實現。
六、培養目標:培養具有人文情懷、自立精神、創造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智慧型人才
人文情懷:指在一定人文積淀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人的深厚情感,積極向善,理解他人,同情弱者,既關愛身邊的人,又關愛民族、關愛人類。
自立精神:指在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、道德修養以及身心健康的前提下,所具有的自主自立的精神。這種精神應該包括獨立公正、張揚個性的意識和能力,自我設計、自我完善的發展意識和能力,創造生活、享受生活的生活意識和能力。也就是人格自尊、行為自律、學習自主、生活自理。
創造能力:指具有科學態度,探索精神,善于運用知識和理論產生新思想、新理論、新方法的能力。
社會責任感:指個人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,對他人和社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。
七、目標途徑:
樹立人文自由的教育理念
建構開放多元的評價標準
建設個性豐富的學校課程
造就充滿愛心的智慧教師
培養天性健康的陽光少年
八、校 訓:明德修身 自立利人
明德修身:出自傳統文化經典《大學》: 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”。
明德修身:即 “明德、正心、修身、至善”!懊鞯隆奔垂饷髡蟮钠返,“正心”即端正心思,“修身”即自我完善,“至善”即品行完美。
端正心思,涵養光明正大的品德,不斷進行自我完善,達到品行完美。
自立利人:自立:即自主、自為、自律、自立!白灾鳌奔醋晕乙巹潱ㄓ欣硐,有目標);“自為”即自主實施,(為實現理想而積極行動);“自律”即自我約束(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,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或誘惑,都能自我控制),“自立”即自立人生(人生成功)。
利人:即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,自覺對他人和社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情感和行動。
在實現自身人生成功的同時,感恩、幫助他人,自覺得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。
九、教 風:
用智慧開啟智慧——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,啟發學生內心的真善美
十、學 風:自立、自為、自律
自立:學生是學習主體。學習是學生“自己的”事、“自己的”行為,是任何人不能代替、不可替代的。
自為:是學生自我生成、實現、發展知識的過程。
自律:即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的自我約束性或規范性。
自立性是自主學習的基礎,自為性是自主學習的實質,自律性則是自主學習的保證。三者說明了同一個思想:學生自己學習的主人,學習歸根結底是由學生自己主導和完成的。
十一、學校愿景:
師生喜歡、家長信賴、社會認可,有品牌影響力的智慧學校
十二、教師十大智慧
最關鍵的因素:態度
最大的魅力:微笑
最有效的方法:欣賞
最無能的選擇:體罰
最快的成長方式:閱讀與反思
最聰明的選擇:無限相信學生的潛能
最應該知道的:孩子的年齡與心理特點
最有價值的教育素材:學生生活中能感知的東西。
最佳問題處理方法:處理問題前先處理情緒
最愚蠢的思維方式:用大人的角度,思考孩子的問題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