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王昱璇
作為一名語文老師,我深知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多大,自己所要具備的能力需要有多強。每當看到周圍很多優秀的老師不斷攀登時,我就告訴自己,一定不能落,后要學習才能緊跟教育的潮流,讓學生吸取到更加豐富的營養。
假期期間,學習的“課改中國行”實操直播課堂第六單元教材解讀及教學建議,我認為對我非常受益,關于我想教給學生什么?怎么讓學生學會?學生學得怎么樣的?三個追問,然后有了思路。一直在進行的課改,是將課堂還給學生,但并不是老師就沒有作用了,而教師的作用,不是把他們已經學會了的,再重復一遍,要做的是學生看不到的專業,建立知識結構,一是新舊知識,二是新知內在諸要素之間的關系,具備單元大觀念,我理解的是本單元需要讓學生學會什么,例如即將學到的第六單元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,教師要站到更專業的角度,循序漸進的用著四篇課文及語文園地的內容達成這個目標,知識要連貫起來,讓這個單元形成一個整體,確立好目標進行實現。
注重“學法”及“遷移”,例如同一類型的內容放在一起利用學法,學會了文本需要掌握的再遷移到另外一個同一類型的內容。這也是檢測學生有沒有掌握的一種方法或途徑吧。課堂上的師生活動的設計可以是豐富多彩的,但是我們要學會去篩選,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師生活動,而不是只有形式換了,學的內容還是一樣的,最后結果卻不理想,所以作為老師的我,應該將備課更加的深入,根據課標、教材,教參等等,可以利用到的教學資源,將課程內容更加精煉,更加有質量。
2020.12.2
|